比癌症更可怕的,是“癌症性格”!
声明:
版权属原作者,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
正文:
前一段,一个28岁的成都女孩儿得了胃癌,确诊时,她总算知道了自己患癌的原因。
首先是,她常常熬夜加班,工作压力很大,脾气情绪,因升职不成变得十分暴躁。
回家后,孩子、丈夫、婆家的一点儿小事,都会令她恼羞成怒。正是这样的癌症性格,把她一步步推向了癌症。
癌症,不一定人人都有,可“癌症性格”,却几乎人人有过。所谓“癌症性格”,就是指情绪受压抑而产生的负面性格,比如爱生闷气、逆来顺受、甚至悲痛等等。这些消极情绪,很容易破坏到人体免疫力,导致潜藏在体内的癌细胞快速生长。
医生马纯正提供了一篇专业论文:心理学方面有数据显示,70%的肿瘤病人,发病前,都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心情处于抑郁状态。
因此,防癌,要从预防、治愈“癌症性格”开始。
如今,“慢时代”早已离我们而去,人人似乎都在行色匆匆、总是在忙。“有用”、“有好处”吗的急功近利标尺,让人“急火攻心”,成了现代人大小病的根源。
陈道明刚出道那阵儿,什么戏都接。两年后,感觉整个身体明显的不行了,他发现,越是着急,身子骨就越差,厉害时腰都直不起来,只好停工。由此,他悟出一个道理:静心治急。
他不再有戏就接,而是静下心来仔细研读、分析剧本,不适合、不满意的,就拒绝出演。结果,戏好,演得也好,口碑越来越好,找他的好戏,反倒越来越多了。
他甚至拒绝了《梅兰芳》、《孔子》等大制作的电影,说想在家歇歇,给妻儿缝制个皮包、练练书法啥的。冯小刚笑话他:“奇技淫巧以悦妇孺,远不如一场饭局有用。”
他淡淡一笑:“不为无用之事,何以遣有涯之生?不汲汲于名利,静下心来做一些无用却静谧美好的事,何尝不是一种修为呢?”
很多时候,你想着奔着功利而去,最后,却闹得适得其反。“休养生息”一说,古来有之。越是高速的社会,人越要懂得停歇脚步,静下心来去思考、去理清、去取舍,让自己身体得到缓冲、康复,这样才会更有效率。
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静则神藏,燥则消亡。”心神不宁,心烦气躁,就会影响脏器功能。总是不满足,总是耿耿于怀,总是烦躁,难以获得善终。人要把心放宽,就不躁了。
学诚早年还是学徒时,跟着圆拙大师学佛。可他发现,自己既不能听方丈讲经,也不能去藏经阁看经书,只是每天被师兄使唤,倒茶、扫地、烧饭、清厕、打杂...他很不服气:“凭什么啊!”
去找圆拙大师评理,可大师摇头笑而不语,让他依然打杂。学诚暴躁生怨,每天都觉得头痛欲裂。
可干着干着,他就发现,干这些活儿,就得不断的蹲下、弯腰,他突然明白:“放下自我,宽心治躁,是学佛的第一步。”
其实,一个人越接纳别人,就是越接纳自己。为那些不顺眼的人或事情生气、暴躁,你其实是在惩罚自己的身体。
央视曾播过一个公益广告,两个坐公交的年轻人,因拥挤引起争吵,旁边一个大爷说:“把心放宽,就不挤了”
说的真好,心放宽了,也就不躁了。
人要是过度忧愁,会损伤肺气。《灵枢.本神》上说:“愁忧者,气闭塞而不行”。当年伍子胥过文昭关,一夜之间须发全都愁白了,可见,这个“愁”字有多害人。
“生活压力大”、“工作压力打”的抱怨经常听到,这和我们“想要的太多
”不无关系。很多时候,人们追求的不是幸福,而是比别人幸福。比孩子的考分排名,比工资收入的高低,比房、比车、比吃穿……可到头来,“家财万贯,日食不过三餐;广厦千间,夜眠只需六尺。”
纪录片《极地》里有这么一段故事:多吉次巴是羌塘无人区的野生动物保护员,他工资低,长年在无人区住帐篷,随着季节迁移,还常常会遭到豺狼野兽的追击。
他妻子觉得生活太穷苦,愁眉苦脸。可多吉次巴劝她:“我们现在有吃有穿,还能每天呼吸新鲜空气,这已经足够了。”
藏历的新年时,他开心地许了个愿:“此生能成为人,是最大的幸运,希望来生还可以做人。”
《素问.举痛论》上说了:“怒则气上,喜则气缓。”情绪平缓,身心自然容易健康。所求多,你的失望和不满足,自然就多,当你知足,就会发现身边的欢喜事儿,还真不少。
欢喜心,能治忧虑,“笑一笑,十年少,愁一愁,白了头。”嘛。
英国心理学家劳伦斯·莱森设计过一套题,你可以看看自己是否暗藏着癌症性格:
1.你强烈愤怒时,能否把它表达出来?
2.你是否不管出了什么事都尽可能把事情做好,连怨言也没有?
3.你是不是认为自己是个有趣的人?
4.你是否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没价值?是否常感到孤独、被排斥?
5.你是否正在全力做你想做的事?你满意你的社交关系吗?你对常能发挥潜力相当乐观吗?
6.若有人告诉你,你只能再活6个月,你会不会把手头的事继续下去?
7.若有人告诉你,你的病已到晚期,你是否有种解脱感?
这套题的理想答案如下:
1.是
2.否
3.是
4.否
5.是
6.是
7.否
你的回答中,如有3个以上相反答案,那你可能就是具有癌症性格的人,就要注意调整自己了。
面对测试结果,也不用太紧张、有压力,只是个提醒。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,从现在开始,一切都不算晚。
概括起来,心理专家在调节上,主要给了以下几点建议:
1.学会欣赏自己,认真到自己的价值。
2.学会宽容别人,少计较得失。
3.学会释放压力,正确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欲望。
4.学会得失转换,有得勿大喜,有失勿大哀,毕竟“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”。
总之,要让自己的精神状态经常处在乐观、愉快、安静、平和之中,平时就要重视思想修养、精神调节,客观对待周遭变化,这才是最好的养生,最好的药!
本期内容 特约公众号“北京茶吧君”联合编辑
喜欢的,转走!
六艺禅茶 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 | 艺术 | 茶道 | 视觉
经典文化 品位生活
往期导读: 点击下面标题查看全文
◆ 导游小姐姐发了个朋友圈,国内各大景区慌了...| “寺”和“庙”有什么区别?99%的人不知道 这一点很关键!|目前这三类人在污蔑毛泽東! | 院士疾呼:实施免费医疗有理有据,还给定了时间表! | 江苏省4千多百岁老人的调查!结果太出人意料 | 毛泽东个人简历,看完我惊呆了! | 炸了,血型也分贵贱?科学家认准最强血型,患病率明显低于其它 | 杨振宁:佛教不是迷信,而是伟大的科学 |茶叶与癌症的震惊关系!看完你还喝茶吗?|